
走进位于五里镇五里村的通城县池塘“零排放”圈养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一个个大型圆形圈养桶格外显眼,正在生长的鱼儿活蹦乱跳,长势良好。
这个水产养殖基地占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由通城县水产局于2022年投资建设,依托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咸宁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技术指导,并作为乡村振兴扶持项目提供给五里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发展水产养殖,环保是重中之重。与一般的养鱼塘不同,这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更绿色高效,鱼圈养在圈养桶内,通过下面的锥形集污装置收集残饵、粪污等废弃物,再经吸污泵抽排出去、进入尾水分离塔。固体废弃物收集后能再利用,做田地的有机肥;废水经尾水处理桶过滤后再回流到池塘重复使用,从而实现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
通城县池塘“零排放”圈养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务工人员 徐海华:我在村里的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养鱼,每天早晚给鱼喂一次食,把鱼吃的残渣、拉的粪便用设备把它抽走,把污水通过设备进行处理,通过三层过滤,再把水返到池塘里来循环利用。
目前,“零排放”圈养高密度水产养殖模式已在塘湖镇、马港镇等乡镇成功实施,为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务工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咸宁市生态环境局 单位地址:咸宁市银桂路15号 电子邮箱:hbxnhjbh@163.com 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715-8898872
技术支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鄂ICP备05011845号 网站标识码4212000006 鄂公网安备 42120202000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