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访问 简体
当前位置:首页 环保动态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产业富民 ——嘉鱼县官桥镇两湖村见闻

发布时间:2024-10-31 来源:咸宁日报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10月9日,阳光明媚,记者来到嘉鱼县官桥镇两湖村,只见大片金黄的稻谷扎根于广袤的原野上,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波浪,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呼吸之间满是稻谷的清香,放眼望去,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态宜居环境美

走进两湖村,乡间小路两侧的景观树茂盛生长,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农家小屋宁静温馨,不时可见两三村民结伴而行,脸上笑意盈盈,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现在环境好多了,道路通畅,路两旁的杂树杂草也少了,住起来比以前舒服多了。”谈起村湾环境的变化,村民江开容眼里满是止不住的笑意,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了起来。

道路通行不畅、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环境卫生较差……这是两湖村村民在村湾改造前对村湾人居环境的整体印象。随着村民们的诉求反映越来越强烈,村湾改造势在必行。

“村里组织召开会议,‘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在会上各抒己见,纷纷发表看法和建议,共议村湾建设。”两湖村党总支书记秦峰平说,村里通过入户走访、开展村湾夜话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统筹规划村湾建设,让村湾变得更美、村民住得更舒心。

借村湾改造的契机,该村成立了村湾党支部、村民理事会、志愿服务队,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共同参与村湾治理,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治理格局。据了解,在村湾改造过程中,仅两湖村上门胡一处就栽种了风景树350棵,绿化花草1200平方米,绿化草坪1000平方米,硬化停车场路面15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5盏,修建口袋公园300平方米,绘制墙画80平方米。

现在的两湖村,有坍塌隐患的房屋在拆除后为村湾建设腾出了空间,原来东一块西一块的菜田变得形制规整,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水平大大提高,村湾环境的变化肉眼可见,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乡风文明促和谐

随着村湾改造工作的陆续完成,如何进行日常维护,让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增强居民的环境保护和卫生清洁意识是关键。

“我们建立了五星环境卫生评比制度,在每家每户门前悬挂五星评比公示牌,让‘文明看得见’,让大家认识到‘文明就在身边’。”秦峰平介绍,村里每季度会组织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打分,通过评比来激发村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热情,而且村里还专门设置了保洁员岗位,定时对公共区域进行清扫,保证环境的干净整洁。

同时,两湖村还成立了由村民投票选举产生的道德评议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环保小卫士志愿队、红白理事小组等,共同参与村湾事务管理;结合村湾实际,有针对性地将禁止乱搭乱建、拒绝浪费、文明新风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开展“最美评选”系列活动,积极宣传先进典型事迹,用“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让文明之风遍吹村湾。

并且,该村还大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让村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会从理论宣讲、移风易俗、文艺演出等方面开展相关活动,每月组织6到8场,通过这些活动让村里热闹起来,加强村民间的交流,促进村湾和谐,并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观念,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两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员鲁文明说。

产业富民助增收

金黄稻谷千层浪,累累瓜果十里香。走进位于两湖村的嘉鱼县西凉湖外洲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基地,4台收割机正在稻田里进行收割作业,在来回穿梭之间,一株株成熟的水稻接连倒下,打碎的秸秆从收割机尾部喷洒还田,而收割后的稻穗则实现了颗粒分离,不一会儿工夫,收割机内便贮存满了稻粒,在转移至运输车内后,收割机又投入到下一轮收割作业中,现场一片繁忙。

该合作社负责人程起平介绍,今年是他在西凉湖边发展种养殖的第5年,他通过公开拍卖取得了附近3600亩土地的承租权,年限为10年。目前主要从事稻虾养殖工作,高峰期基地务工人数可达上百人。

“程起平是村里的产业带头人,每年可为村里带来上百万元的收益。”秦峰平说,村里土地流转费为350元每亩,通过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增收成效显著。

据悉,自2018年嘉鱼县官桥镇被纳入全省“山水林田湖草”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后,该镇大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当地将废弃坑塘、低洼地和鱼塘进行综合改造,平整成40亩一块的地块,确保了粮食的高产稳产,为农户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希望的田野“丰”景如画。

“通过发展产业,不仅盘活了村里的土地,将闲置资源利用起来了,还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助力村民增收,一举两得。”秦峰平表示,后续村里还将围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规划发展,让更多的人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咸宁市生态环境局 单位地址:咸宁市银桂路15号 电子邮箱:hbxnhjbh@163.com 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715-8898870

技术支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鄂ICP备05011845号 网站标识码4212000006 鄂公网安备 42120202000232号

网站地图隐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