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咸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5年度全体(扩大)会议召开,统筹安排部署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重点工作,系统规划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环境监管等核心任务,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针对秋冬季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开展专题部署。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9月8日全省秋冬季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管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明确全省释放的“三个必须清醒”信号,要求从政治、民生、发展维度认识工作重要性,直面思想松懈、秋收“双峰值”叠加、气象条件制约的“三重压力”;部署建强“1+N”分级管控与利用体系、织密“卫星遥感 + 蓝天卫士 + 无人机”智慧防控网络、健全责任落实机制等任务,借鉴相关地市州农机补贴与收储体系建设、“农机手黑名单”及生态补偿金征收等经验。
会议指出,咸宁市秸秆禁烧工作有一定基础,但仍存在短板:一是管控有“漏洞”,山区乡镇、零散地块“隐性焚烧”占比高,基层管控“最后一米”未扎紧;二是利用显“滞后”,秸秆离田利用率低于全省 45% 要求,收储点覆盖不足、农机设备短缺;三是责任存“断点”,部分乡镇事权不清,监管合力未形成;四是防控有“盲区”,偏远村组“蓝天卫士”覆盖率低,夜间及零星焚烧发现率不足。
会议要求,围绕“走在全省前列”目标,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协同、全链闭环”管理体系:纵向压实市、县、乡、村、组五级责任,市级统筹调度、县级补齐设备缺口、乡镇强化宣传管控、村级开展巡逻盯防、组级建账跟踪;横向推动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公安、城管、财政等部门协同,各司其职补短板;激活网格员“前哨”作用,明确职责、强化激励与培训;完善收割、收储、防控、考核全链条管理,提升工作实效。
会议强调,秸秆禁烧是重要政治任务与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杜绝“一阵风”心态和侥幸心理,将责任细化到最小单元、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通过定期督查考核、约谈问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打赢秋冬季秸秆禁烧攻坚战。
会议由副市长郑黎明主持,市政府领导、省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市环委会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等参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咸宁市生态环境局 单位地址:咸宁市银桂路15号 电子邮箱:hbxnhjbh@163.com 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715-8898870
技术支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鄂ICP备05011845号 网站标识码4212000006 鄂公网安备 42120202000232号